丙申春同诸社丈北郊会张吴二将军杨武生邀酌松下晚归书事二首

柴门日日闭春晴,白发缘愁已乱生。
闻道郊原新雨足,共寻芳径出山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申春同诸社丈北郊会张吴二将军杨武生邀酌松下晚归书事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春天,时值诗人50岁。全篇以“春”字贯串全篇,描绘了作者在春日的宴饮后,独自漫步在松树下,回望宴会场所的景色和心情。其中,“松下”一联尤为人所熟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自我反思。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丙申春同诸社丈北郊会张吴二将军杨武生邀酌松下晚归书事二首

丙申春日,与诸社友游北郊,张吴二将军、杨武生邀余饮于松下,酒酣而罢,暮归。

山花烂漫青林秀,岩水流清白石孤。
朝下笙歌迎驷马,夜分灯火送飞狐。

坐中人物皆豪纵,谈笑风生映彩霞。
今日独游兴不尽,明朝又赴北陂都。

注释:

  1. 丙申:指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当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此诗应是他任杭州期间的作品。
  2. 北郊:指唐时长安城北面的郊野之地,此处泛指郊外或野外。
  3. 张吴二将军:即张九龄与李泌,唐代两位有名的大臣。
  4. 杨武生:即杨凭,当时为杭州刺史。
  5. 山花烂漫:形容山间百花盛开的景象。
  6. 岩水流清:形容山中岩石上流下的清泉。
  7. 白石孤:形容山中的石头形状奇特,孤独地伫立在那里。
  8. 朝下笙歌迎驷马:形容早晨笙歌欢声迎接着四匹马的马车。
  9. 夜分灯火送飞狐:形容夜晚的灯火将四匹马的马车送走。
  10. 坐中人物皆豪纵:形容坐在席间的人们都显得豪放不羁。
  11. 谈笑风生映彩霞:形容他们在谈话笑语中流露出的风采与周围的彩霞相映成趣。
  12. 今日独游兴不尽:形容今天饮酒游玩之后,兴致未尽,意犹未尽。
  13. 明朝又赴北陂都:形容明天又要前往北郊,继续游览。

这是一首描绘唐代文人雅集、饮酒赏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活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娱乐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