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事如浮云,倏忽变化不可测。鸾凤终非枳棘栖,蛟龙曾是池中物。
君不见孔明南阳卧,安石东山游。三顾幡然鱼水合,七辟始为苍生忧。
大贤抱材思济世,时止时行付天意。区区取誉焉足论,长笑望尘潘氏子。
古今兴废两悠悠,声利难将屈巳求。且唱樽前三五曲,都消心上百千愁。
达怀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达怀歌》是一部由周是修所辑的古今忠节事的文集。在这部作品集中,周是修通过辑录古今忠节事例,展示了那些为国捐躯、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壮烈事迹。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士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达怀歌》的内容涵盖了明洪武末年至清初年间的历史时期,涵盖了明初的政治变迁及战乱时期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周是修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忠臣的高尚品质和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这种对忠节故事的记录,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思想教育意义。
从文学角度来看,《达怀歌》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它还蕴含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周是修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将忠臣义士的故事娓娓道来,使得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生动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同时,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达怀歌》还体现了周是修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尊重。在编纂过程中,他广泛搜集了大量关于忠节故事的文献资料,包括史书、传记、诗词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忠臣义士的崇高形象和伟大精神。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仅有助于后世更好地了解历史,也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怀歌》是一部集历史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于一体的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是研究明代至清代初期历史和社会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忠节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现代人而言,阅读《达怀歌》,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忠臣义士的风采,更能从中汲取坚守信仰、忠诚国家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