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歌

朝霞拥晴迎太阳,满空炫转朱火扬。凤彩龙文结缥缈,歘忽变化神灵张。
始疑天孙织锦过,七襄百花就剪将。缝裳精光倏烁帝为喜,命呈下土旌成章。
又疑女娲炼石初得方,功肇洪炉开混茫。火精水银出铸冶,金花五色填穹苍。
玉京瑶台如帝乡,道德君王同紫皇。阊阖九门辟荡荡,文武干官鸿雁行。
时和气应群物育,从兹衮衮来祯祥,载睹卿云歌八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霞歌》是明代诗人周是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周是修(1354—1402),字德,明江西泰和人,以字行。他年少时便表现出过人的才智,曾参与明太祖时期的考试,为霍丘县学训导,并在建文年间担任衡王府纪善,后留京师参与翰林纂修工作。周是修在燕兵入侵期间自尽于应天府学尊经阁。他在生前致力于荐士和国家大政的讨论,曾辑录古今忠节事编成《观感录》。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其中《朝霞歌》便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 诗歌原文与赏析:《朝霞歌》中,周是修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朝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色。首句“朝霞拥晴迎太阳”,形容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诗句“凤綵龙文结缥缈,歘忽变化神灵张”将朝阳比作天上的神鸟,它在空中飞舞,变幻出各种奇异的景象。最后一句“又疑女娲鍊石初得方,功肇洪炉开混茫”,则进一步将朝阳的形成归功于天地造化的力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领悟和敬畏之心。
  • 创作手法与风格:该诗采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朝阳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周是修在诗中巧妙地融入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如“天孙织锦”、“女娲鍊石”,使整首诗歌更具神秘色彩。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善于用词造句,给人以美的享受。
  • 文化意义:《朝霞歌》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对于和谐共生、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哲学理念。同时,该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计的关注和参与,以及他们在危难时刻为国家和民族考虑的精神风貌。

《朝霞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因其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