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疑应近,人间语不闻。
影悬愁度鸟,光落压流云。
平野三吴合,清渠几道分。
烟花睥睨没,春色漫成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上疑应近,人间语不闻。
影悬愁度鸟,光落压流云。
平野三吴合,清渠几道分。
烟花睥睨没,春色漫成文。
。
《登浮屠绝顶》是明代徐渭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收录于《南词叙录》卷三中。此诗以“山”为对象,“人”为主角,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在浮屠(即佛塔)绝顶处,作者仰望天空,俯瞰大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他用细腻的语言勾勒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日月星辰交替变换等景象,并通过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浮屠绝顶这一特定地点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人生短暂而宝贵,应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他也借由这幅壮丽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