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君好古有真癖,手藏墨妙称无敌。良工三昧夺天巧,点缀群飞向芦荻。
呼童携轴山中来,远索诗篇拜长揖。老眼摩挲看古图,满堂秋气侵苔壁。
隐约溪山半有无,淡烟疏霭秋模糊。斜阳寒影乱汀沚,微风落日遥相呼。
衡阳山前风雨晦,湘潭云动玻瓈碎。长天浩渺任纵横,回首乾坤非紫塞。
群飞队宿无常踪,行分序列如征戎。蹴波浴破一江碧,振羽起来双掌红。
洞庭木落波光发,八月九月芦花风。江南此时稻粱熟,毛羽秋来初整肃。
日曛沙软静联拳,惊奴骇叫丛边出。有时侧目自疑群,乱起高空断翠云。
纵教缯缴不相及,世人虚有雕笼文。君不见昔日上林一书札,遥传壮士餐胡雪。
黄云万里塞臣归,汉家天子尊如月。又不见秦时商岭紫芝翁,霞宿云栖宇宙空。
始皇徒有网罗密,当年能复想冥鸿。忠臣高士今已死,耿光犹自照青史。
慷慨长歌意转悲,披图感激空怀古。
题彭氏百雁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彭氏百雁图》是诗人邱云霄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的独到理解,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追求。
诗的首段描绘了彭君爱好古物的独特气质,他的收藏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墨妙之作,这些作品如同天工巧夺一般,自然而不失其精妙。随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群雁在秋天芦荻间飞翔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够听到它们振翅的声音,感受到微风拂过水面的清凉。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更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诗中的后半部分,“呼童携轴山中来,远索诗篇拜长揖”,描绘了诗人亲自到访彭君家中,请求欣赏他的画作并索取诗文。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诗人在观赏画作的过程中,被画中所展现出的自然之美深深打动,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敬意。
诗的最后一段则通过对秋天景致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人以“老眼摩挲看古图,满堂秋气侵苔壁”开篇,形象地表现了他年迈却依旧保持着敏锐观察力的状态。随后,“隐约溪山半有无,淡烟疏霭秋模糊”等句子,则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细致刻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无限赞美之情。
《题彭氏百雁图》不仅是一篇展现自然美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和启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明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值得后人传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