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夜用前韵

吟遣初长夜,愁将久病身。
地宽吾爱我,天远此怀人。
北共星从极,西生月在轮。
披衣还起坐,无汨是存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遣夜用前韵》是明代诗人邵宝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邵宝(公元1430年-1506年),字国贤,号内相山人,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邵宝的仕途比较坎坷,曾于成化甲辰科中进士,但后因政治原因被贬官。尽管如此,他的文学成就依然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
  1. 诗歌原文
    吟遣初长夜,愁将久病身。
    地宽吾爱我,天远此怀人。
    北共星从极,西生月在轮。
    披衣还起坐,无汨是存神。

  2.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遣夜用前韵》通过描绘长夜难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与忧愁。诗中的“吟遣初长夜”和“愁将久病身”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即在漫长的夜晚里,诗人感到了无尽的寂寞和身体的不适。
  • 意境营造: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宁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北共星从极,西生月在轮”,展现了夜晚星空下的宁静景象。诗中的“披衣还起坐,无汩是存神”更是体现了诗人在深夜独处时的精神状态,他试图通过起身走动来驱散心中的烦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1. 创作背景
  • 《遣夜用前韵》的创作背景与诗人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邵宝在官场上经历了多次挫折,最终被贬至边远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是他对自身境遇的一种反映,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和思考。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遣夜用前韵》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个句子都简洁明快,能够直接传达出诗人的情感。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 意象丰富:诗歌中的意象丰富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星辰、月亮,也有诗人自身的身体状态和社会情感。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共鸣。

邵宝的《遣夜用前韵》作为一首充满情感和深度的五言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文化氛围和历史情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