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吴聘君

富贵路方炽,山林迹渐稀。
谁能甘白屋,君独谢黄扉。
学古难为用,名高易嫁非。
百年泉壤下,全璞有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吊吴聘君》是明代诗人周瑛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周瑛(1430-1518),字梁石,号翠渠,莆田人。他是明代的进士,曾任广德州知事、南京礼部郎中等职。他因母亲逝世而辞官归隐,但在其一生当中并未完全放弃仕途。
  1. 诗歌原文
    富贵路方炽,山林迹渐稀。
    谁能甘白屋,君独谢黄扉。
    学古难为用,名高易嫁非。
    百年泉壤下,全璞有光辉。

  2. 诗意解析

  • 富贵路方炽:这里指的是世俗的成功和权力之路正在蓬勃发展,象征着当时社会对于功名的追求和物质利益的追逐。
  • 山林迹渐稀:相对之下,自然与简朴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稀少,反映出文人对于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
  • 谁能甘白屋:意指那些愿意过平凡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反映出社会对于奢华生活方式的普遍推崇。
  • 君独谢黄扉: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面的批评,暗示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清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学古难为用:指出学习古代文化和知识虽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可能难以应用,反映出对知识与实际脱节的忧虑。
  • 名高易嫁非:强调名声和地位虽高,但容易引来非议和非正义的评价,提醒人们要警惕名利的双重诱惑。
  • 百年泉壤下,全璞有光辉:这句话寓意即使最终归于尘土,也能保持一颗纯洁无瑕的心,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价值。

《吊吴聘君》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感慨的诗歌,也是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和赞美。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周瑛对于道德、知识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持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