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逢燕

江上曾逢燕子飞,泪痕三湿远游衣。
小楼此日重看燕,人在客中犹未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中逢燕》是诗人周瑛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与思归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和解析:

  1. 作者简介
  • 周瑛,字梁石,号翠渠,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成化五年(1469年)进士,曾担任过广德州、南京礼部郎中等职。周瑛以志洁操清闻名于世,但最终未能归隐,晚年以母丧归,乞求致仕。他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著有《翠渠类稿》,其中词附,被赵尊岳裁为《翠渠词》,收录于《明词汇刊》。
  1. 诗词原文
    江上曾逢燕子飞,泪痕三湿远游衣。
    小楼此日重看燕,人在客中犹未归。

  2.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江上偶遇飞翔的燕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感到的悲伤和孤独。诗中的“泪痕三湿”和“人在客中犹未归”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对家的深深思念。
  • 意象运用:诗中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哀愁。燕子的出现触发了诗人的回忆,使得他回想起远方的家人和故乡的生活。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让故事的主人公移情动物,通过人物与燕子之间的对话,赋予燕子以人格化的特征。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客中逢燕》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更是周瑛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