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洞初开胜,风烟称一家。
人争言白鹿,我道是青霞。
怪石千重险,飞泉百道斜。
千秋传盛事,分讲到天华。
初侍讲于青霞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侍讲于青霞洞》是一首明代诗人冼桂奇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青霞洞的初次体验和感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 作者简介:
- 冼桂奇,字奕倩,号少汾,一号秋白,南海人。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进士,曾因忤逆权贵而改任南京刑部。后告归隐居罗浮山,与名士游息,创作了大量诗文。
作品原文:
野洞初开胜,风烟称一家。
人争言白鹿,我道是青霞。
怪石千重险,飞泉百道斜。
千秋传盛事,分讲到天华。诗意解析:
- 野洞初开胜,风烟称一家:描述了青霞洞的美景,野洞刚被开辟,便显得格外迷人,周围的环境与气氛融为一体,和谐统一。
- 人争言白鹿,我道是青霞:诗人通过对白鹿的描写和对青霞的赞美,展现了他的高超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
- 怪石千重险,飞泉百道斜:描绘了青霞洞中奇特的岩石以及飞流直下的瀑布,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力量之美。
- 千秋传盛事,分讲到天华:通过这一结尾,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青霞洞的赞美,也暗示了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 主题思想:
- 该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诗人以青霞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和文化遗产的向往和珍视。
- 艺术特色:
- 意境优美: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优美而深远。例如,“人争言白鹿”中的白鹿,既是自然界的生物,又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精神。
- 语言精炼:诗中的用词准确而生动,如“风烟称一家”中的“称”,既表现了环境的和谐统一,又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
- 历史影响:
- 《初侍讲于青霞洞》作为明代诗人冼桂奇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岭南地区文学的代表之一,也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
对于喜爱诗歌的朋友来说,了解这首《初侍讲于青霞洞》不仅能增加文学知识,也能启发人们去欣赏自然、感悟生命、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偶尔放慢脚步,走进自然,感受那些被岁月雕琢的文化遗产,让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放松和洗礼。
《初侍讲于青霞洞》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诗作。它不仅是明代岭南地区文学的代表,也是研究明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美好与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