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 咏燕

东风一剪过池塘,曾识旧纱窗。乌衣未改,红妆如昨,稳上雕梁。
年年花下相逢处,何事更商量。多应是诉,来时春短,别后秋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眼儿媚·咏燕》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写,展现了燕子的美丽与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此作品:

  1. 诗词原文
    东风一剪过池塘,曾识旧纱窗。乌衣未改,红妆如昨,稳上雕梁。
    年年花下相逢处,何事更商量。多应是诉,来时春短,别后秋长。

  2.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词人、诗人,也是康熙朝的重臣之一。纳兰性德的词作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而著称,其作品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3. 诗词内容解析

  • 上片:描述燕子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燕子在春风中掠过池塘,它们曾经栖息在熟悉的旧窗纱之上,而今依然能够稳定地飞上精美的雕梁画栋。这里的描写不仅突出了燕子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 下片: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燕子每年春天都会回到那熟悉的地方,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显得特别短暂。燕子的这种变化引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思考。

《眼儿媚·咏燕》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词,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燕子的描绘,词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