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芳
【解析】 此诗写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感慨:诗人在南柯子中描绘了一幅晚春的图画,以“墙腰长日”与“又黄昏”作结。全词意境清雅,含蓄隽永。 “杏雨新沾砌,梨花冷闭门。”首句点明时令为杏花盛开的暮春时节,次句写景:“冷闭门”,是说天气寒冷,人们已将门户紧闭,这两句写景,从视觉角度描写暮春之景:杏花落满台阶,梨花凋落,一片萧索;门扉紧闭,人迹罕至(冷闭门)。 “几重映色上湘纹,断送墙腰长日、又黄昏
【注释】 1.永昼:长日。 2.香钮松金扣:指妇女的首饰。 3.时节:时候,时节。 4.翠幄:青翠的帐幕。 5.莫道春依旧:不要认为春天依然存在。 6.昨夜更东风:昨夜又刮起东风。 7.胭脂瘦:像胭脂一样红润而娇嫩的海棠花已经凋零了。 【译文】 病中消闲愁意,日子在悠闲中消磨,香纽上的松石坠儿轻轻叩击。时值清明将至,燕子双双飞来,绿荫下细雨洒满杏花池畔,不要以为春天还在!昨天夜里,东风再次吹动
以下是对这首诗《少年游·晓别》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对作品背景和作者介绍: 诗句原文与翻译: 1.五更天晓渐鸡鸣,斜月半床横。 - 译文:黎明时分,天渐渐亮,公鸡报晓,月亮斜挂在床边。 - 赏析:《少年游·晓别》以清晨的景物描绘,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早晨画面,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开始。 2.树杪风疏,马蹄霜滑,银汉带疏星。 - 译文:树枝顶端飘落的雪花
落叶 门外秋声不绝,簌簌空阶吹彻 门外秋风阵阵,落叶纷飞,仿佛秋的脚步声在耳边回响,寂静的空院中落叶随风飘荡,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音,直至穿过整个门槛。这声音如同无形的画师,勾勒出一幅秋日庭院图。 寒枝影乱鸦啼歇,满院清霜斜月 枯黄的树枝上乌鸦停止啼叫,仿佛是秋天的告别仪式,它们在枝头留下斑驳的影子。月光洒满了院子,带来了一地的清冷和寂静。在这寂静中,只有月光和落叶相伴,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夜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要求答题方式进行回答。注意本题是综合题,既考查诗歌的炼字,也考查诗歌的情感。“风中柳落花”中的关键词“风中”写出了柳絮随风飘荡的景象。“一夜东风,南陌落红吹急。正芳时、画桥寒食”,写的是春风吹过之后,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柳絮像被风吹着一般,纷纷扬扬地飘飞下来,落在了人们经过的路上
浣溪沙 水殿凉生咽暮蝉,亭台百尺映清泉。数声雨过小荷钱。 纨扇轻摇圆似月,冰绡斜映薄如烟。鬓云撩乱堕香肩。 【注释】 水殿(指水上的宫殿)凉生咽暮蝉:水殿中因为凉爽而使人感觉仿佛连夜晚的蝉叫声都静止了。 亭台:指亭台楼阁,都是园林建筑,供人游赏休息之用。百尺:形容高大。 数声:几声。雨过小荷钱:荷叶上有几滴雨珠。 纨扇:一种丝织品做的扇子。轻摇:轻轻地摇晃。圆似月:像月亮一样圆圆的。 冰绡
望江南 春光好,芳草绿初齐。新雨翠摇雕槛外,轻潮红涨画楼西。约伴着罗衣。 何处去,桃李更芳菲。凤额帐深垂柳带,鸦头袜染落花泥。憔悴踏青期。 译文 春光明媚,草木开始发芽。新雨滋润着庭院外的栏杆,轻风吹动着画楼的窗帘。我正和朋友们约定一起赏花。 我们去哪里?桃花和李花更加娇艳美丽。我们的帐幕下有垂柳的丝绦,我们的袜子沾满了落花的泥土。我们都感到身心疲惫,期待下一次的踏青出游。 注释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作内容,把握词的意境、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词作内容”“词作思想情感”等,再根据这些要求分析词的内容和情感。此题中,“眼儿媚·咏燕”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绘燕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思想。全词以燕子自比,借咏燕子抒发自己飘泊异乡的愁苦心情。上片写燕子曾飞临自己的窗前,如今又飞来了;下片从燕子的飞翔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与流落他乡的愁苦
【注释】 点绛唇·上元:词牌名。“点绛唇”是词调名,“上元”是节名。“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也指元宵节。此词写男女约会,女子送别之景。 三更:古代将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时分。 车马:代指男子。 笙歌路:指热闹的节日道路。 月华初度:明月刚过天心,开始照耀人间。 春星曙:春天的曙光。 曾记当初:指曾经记得当初相遇的地方。 君休去:你不要再走。 玉箫声住:玉箫停止吹奏。 帘卷梅花树:卷起帘子看花
【注释】 芳草:指草地。因风零乱玉阶前:因风吹动,使阶前芳草零乱。偷照:偷偷地照着。绮罗香处:绮罗般的芳香之处。怜他:怜惜他。垂柳外:垂柳的外面。管取:不管。【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萤火虫之微光来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 首联“芳草谁知前度,正值寒塘欲暮”,以芳草起兴,点明时间是夜晚。芳草无人识,暗示着孤独与寂寞,而寒塘暮色则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