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三更,香风一带笙歌路。月华初度,万点春星曙。
曾记当初,今夜相逢处。君休去,玉箫声住,帘卷梅花树。
【注释】
点绛唇·上元:词牌名。“点绛唇”是词调名,“上元”是节名。“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也指元宵节。此词写男女约会,女子送别之景。
三更:古代将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半夜时分。
车马:代指男子。
笙歌路:指热闹的节日道路。
月华初度:明月刚过天心,开始照耀人间。
春星曙:春天的曙光。
曾记当初:指曾经记得当初相遇的地方。
君休去:你不要再走。
玉箫声住:玉箫停止吹奏。
帘卷梅花树:卷起帘子看花。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元宵节夜晚送别恋人的情景,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全词以“三更”、“香风”、“月华”、“笙歌”、“玉箫”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节日图景,通过“月华初度,万点春星曙”等词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君休去,玉箫声住,帘卷梅花树”则是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挽留与不舍。
上片起首两句写时间地点,三更时分,车马如梭,笙歌声声,灯火辉煌,一派节日气氛。“月华初度”四句,用笔细腻地勾勒了节日之夜的美景:一轮明月刚刚升起,把光辉洒向人间;万点繁星闪烁,宛如点点春光;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几句不仅为下文的离别作了铺垫,同时也烘托出了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心境。
下片由上片的景色过渡到人物。开头两句“曾记当初”一反上片的欢乐气氛,转而写两人相识相恋的情景。“相逢处”三字,既表明了双方的相识之久,又表现了彼此间深厚的情谊。“君休去”两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此时此地的依依惜别之情。而这种惜别之情,又正是缘于对往日欢乐生活的眷念,因而诗人便以“玉箫声住”作为惜别的寄托,并以“帘卷梅花树”作为送别的场景,使惜别之情更加委婉含蓄。
从节日气氛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从惜别情景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情人的依恋深情;同时,词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及时行乐的人生哲理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