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起仓皇事事非,谋身堪叹自依违。
鼕鼕贼鼓城头壮,落落官旗山色微。
日暮角声春意散,更深灯火旅魂飞。
九原路杳知何在,默然愿祈得早归。
寇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寇营》是明代诗人周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在探讨《寇营》这一文学作品之前,需要对其作者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周政,号愧斋,是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贡生,官至福建古田训导,其生平事迹见于清代的《饶平县志》。《寇营》这首诗作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体现了明末士人面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前途时的复杂心情。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寇营》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鼕鼕贼鼓城头壮”与“落落官旗山色微”对比鲜明,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紧张氛围和人物心境的微妙变化。同时,通过描写日暮角声、春意散尽、灯火旅魂飞等细节,诗人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情感,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寇营》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更是当时社会状况与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