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吴明卿舍人

岩岩京洛间,天门俨九重。
中有缨弁客,翼翼从飞龙。
朝听比里竽,夕听南邻钟。
嗟哉杨马才,斯人不见容。
偃蹇以薄游,朝餐夕不供。
抽翰灿春华,扬藻凌高峰。
昔为一时重,今为万世宗。
作者岂无传,谁能撄其锋。
寄谢同心人,斯理谅可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简吴明卿舍人》是明代诗人宗臣的作品,创作于明代嘉靖年间。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宗臣(1525年-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他出生于江苏兴化,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曾担任过刑部主事、吏部员外郎等官职。由于他性格耿直且不附庸风雅,因此得罪了权贵严嵩而被贬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后因防御倭寇有功,被升迁为提学副使。

  2. 作品原文:《简吴明卿舍人》的原文如下:“岩岩京洛间,天门俨九重。中有缨弁客,翼翼从飞龙。朝听比里竽,夕听南邻钟。嗟哉杨马才,斯人不见容。偃蹇以薄游,朝餐夕不供。抽翰灿春华,扬藻凌高峰。昔为一时重,今为万世宗。作者岂无传,谁能撄其锋。寄谢同心人,斯理谅可从。”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以及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宗臣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3. 艺术特色:宗臣的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在《简吴明卿舍人》中,宗臣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岩岩京洛间”和“天门俨九重”,生动地描绘出京城的宏伟与繁华。同时,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文人对于才华不被赏识的痛苦和无奈。此外,宗臣还擅长使用对比手法,如“昔日为一时重,今为万世宗”这样的句子,既表达了对过去成就的怀念,又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简吴明卿舍人》不仅是宗臣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领略到宗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