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浮生已作翁,依稀屯难记相同。
静江宫府多遗事,一笑兴亡似转蓬。
送袁休庵通政
介绍
。
《送袁休庵通政》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其代表作集《晚晴吟草》中。
作者简介
被称为“新派领袖”的清末民初的文学家、翻译家
张问陶(1836年—1902年),字静存,号秋水,别署晚晴楼主。江苏吴县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75)。光绪二十七年(1901)卒于上海,享年六十六岁。
诗集《晚晴吟草》
张问陶是“新派领袖”之一,其代表作有:《晚晴吟草》,收入作品三百余首;另有《送袁休庵通政》、《题李子春画册》等。
赏析
诗的
相关推荐
注释: 1. 几日浮生已作翁:我这几天的浮华人生已经像老翁一样平静。 2. 依稀屯难记相同:回忆过去的屯难(指战争)时刻,似乎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3. 静江宫府多遗事:静江府的往事很多,都是过去的事情。 4. 一笑兴亡似转蓬:在笑中看待国家的兴败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袁休庵是作者的朋友。整首诗以“送”字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不舍和对他的祝福。 首句“几日浮生已作翁”
【赏析】 袁休庵,字子远,号通政,明万历间人,工诗善画。此诗为送别之作。黄门,即中书省,唐、宋时为尚书省的别称;又因中书省在皇宫之东,故亦称黄门省。此泛指朝廷。抽簪,指辞去官职。清绝,高洁。罗浮,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增城西北,相传为道教名山之一。道心,道教之心。此处丹砂依旧少,犹言此地的丹砂(即炼丹用的朱砂)依然很少。仍从勾漏洞中寻,即从钩沉、漏洞中寻找。勾漏二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
送袁休庵通政 昭江西上片帆飞,相送津亭当夕晖。 惆怅漓南与湘北,无穷杨柳共依依。 注释: 昭江西上片帆飞,相送津亭当夕晖。(袁休庵的船在昭平江上航行,我站在渡口为他送行)惆怅漓南与湘北,无穷杨柳共依依。(想到自己离别后,将与袁休庵分别在漓江南边的湘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袁休庵。“昭江西上片帆飞”写袁休庵的船只正乘风破浪向西南方疾驶而去,而诗人则站在渡口,向袁休庵的船挥手告别
注释:都峤山连绵不断,宛如九疑一样,重华帝的遗迹很少有人知道。梧州斑竹的管笛声音,你多多取用,为写青莲古别离。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现送别的深情厚谊。首句“都峤联绵似九疑”,写袁休庵的家乡是岭南一带,与九疑山相似。第二句“重华遗迹少人知”,说这些重华帝的历史遗踪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暗含了袁休庵的身世和遭遇。三四句,诗人将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在此处用“斑竹”代指音乐
注释:三江春水上涨,与东边的江水同涨,金谷的佳人庙貌向东。我路过定闻听到吹玉笛的声音,月明之夜环佩被风带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首句“三江春涨一江同”,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三江春水上涨,与东边的江水同涨,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次句“金谷佳人庙貌东”,以金谷寺的庙貌向东延伸,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金谷寺的庙貌在春天中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送袁休庵通政 故园风物趁春华,归及昭平即见家。 僮女正薰临贺笋,畲人初制富川茶。 注释: 1. 送袁休庵通政: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袁休庵的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故园:指诗人的故乡,也就是诗人的家乡。 3. 风物:这里指的是家乡的风景、景色。 4. 趁春华: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春天。 5. 归及昭平即见家: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就能见到自己的家人
【注释】 徭洞:即今广西贵县。绵蛮: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这里指苗族或瑶族。竹枝歌:古代南方的一种民间歌曲。通政:官名。袁休庵是作者的友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别友人袁休庵的情景。 首句“徭洞绵蛮语不真”,是说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语言难以听懂,他们唱的竹枝歌也听不懂。第二句“竹枝多作与茶人”,意思是说这些少数民族在唱歌的时候常常用竹枝来伴奏。第三四句写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西瓯土俗工歌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和理解,“漓”是“漓江”的意思,“苦多滩”是说漓江的水急浪险。第二句写鱼逆流而上,毫不费力。第三句写鸬鹚乘风雨放飞时的情景。末句的意思是:你的钓钩不需要像琅玕(一种美玉)那样珍贵。赏析要围绕诗句展开,从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中
注释:桂林的水像是被一条带子牵引,阳朔的山峰就像削去了玉簪一般挺拔。你喜欢玲珑多洞穴,山山应作读书龛。 赏析: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阳朔千峰峭立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袁休庵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热爱
注释: 犀角先尝四月红,青黄相杂未冰融。 这是对犀角的赞美,说它就像四月的红梅一样美丽。 留君少住看全熟,夏至千林火齐同。 希望你在我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等到夏天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千树万树的梅花竞相开放,如火焰一般。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犀角、梅花、夏日等元素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不舍之情。 首句“犀角先尝四月红”中的犀角指的是犀牛角,犀牛角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物品
注释: 勾、粤: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通政:即通判,明清时地方官职。 羚羊:即青草,这里泛指水族。 嘉鱼:一种鱼,产于南方。 系:系舟。 兰桡(ráo):用香木为材的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诗中以“勾”和“粤”来概括广东、广西一带的地理范围,并以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和不舍之感。接着,诗人将友人比作乘流三日即可到达羚羊之地的水族,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然后
【注释】 建陵:唐玄宗陵寝,在长安城东。春酿:指新酒。桂酒,用桂花酿制的美酒。名将:有名的将领。越台:即越王勾践的“卧龙台”,故址在今浙江绍兴。西:指台的西边,这里泛指台边。 【赏析】 此诗写袁休庵通政寄赠的佳酿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点出送别之宴的物产,次句写友人寄来的美酒;第三句是说,希望明年故人健在,而自己先于故人在越台西面迎接他的到来。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