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雪多年在寒沙,骆驼封上子卿家。
牛羊多受阏氏赐,复有胡姬貌似花。
咏苏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苏武》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对苏武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赞美,同时寄托了作者对于国家忠诚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诗人背景: 屈大均,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介子,号翁山。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学者,曾在明末参与反清活动,后成为僧人。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著称,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歌原文: 啮雪多年在寒沙,骆驼封上子卿家。牛羊多受阏氏赐,复有胡姬貌似花。
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武牧羊的场景,展现了苏武的忠诚和坚韧。首句“啮雪多年在寒沙”形象地描述了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仍坚守信念的情景;第二句“骆驼封上子卿家”则通过“子卿家”暗指苏武被封为典属国,虽然地位不高,但依然保持了对国家的忠诚。最后两句“牛羊多受阏氏赐,复有胡姬貌似花”则是对苏武一生坎坷经历的总结,既有对匈奴人的讽刺,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历史典故: 苏武,字子卿,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使节,曾出使匈奴并与之交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原则,拒绝投降,最终被扣押并被迫在寒冷的环境中牧羊十九载,但他从未放弃过对汉朝的忠诚。
文化意义: 《咏苏武》不仅是对苏武个人的颂扬,也是对那个时代背景下许多爱国志士精神的一种传承。它鼓励人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坚守信念,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通过对《咏苏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屈大均高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忠诚、勇气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