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鹄堂操

老黄鹄兮太姑与姑,年皆耋兮无子与娱。少黄鹄兮年始雏,未成妇兮代子为乌。
乌朝反哺兮堂上,暮滴酒兮黄垆。老黄鹄兮不幸,两早寡兮无夫。
赖少黄鹄兮以未亡命,寄手瓜兮织素为餔。噫吁嘻,门以内兮黄鹄,乃有三兮何辜。
皇天兮仁物,何黄鹄兮偏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屈大均的《三黄鹄堂操》是一首表达对孤独和不幸的感慨,以及生命无常和家庭责任的主题作品

《三黄鹄堂操》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古诗,全诗文辞如下:老黄鹄兮太姑与姑,年皆耋兮无子与娱。少黄鹄兮年始雏,未成妇兮代子为乌。乌朝反哺兮堂上,暮滴酒兮黄垆。老黄鹄兮不幸,两早寡兮无夫。赖少黄鹄兮以未亡命,寄手瓜兮织素为餔。噫吁嘻,门以内兮黄鹄,乃有三兮何辜。

这首古诗通过描写一只黄鹄从出生到老年的不同阶段,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在诗中,屈大均不仅描绘了动物的生活状态,还表达了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生命的无奈。这种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悲欢、关注社会责任的哲学思想。

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被并称为“岭南三大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哲理与人生,善于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屈大均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界中生物生命周期的描述,更是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探讨。在古代文学中,屈大均这样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人文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屈大均的《三黄鹄堂操》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体生活困境的诗词,也是一首富含哲理、富有人文情怀的文学作品。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