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业恐沉沦,冠绂承恩愧此身。
敢望功名光简册,要将忠孝答君亲。
迂疏不解惩缄口,愚憨终教犯逆鳞。
一去南荒几万里,未堪回首泪盈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百年家业恐沉沦,冠绂承恩愧此身。
敢望功名光简册,要将忠孝答君亲。
迂疏不解惩缄口,愚憨终教犯逆鳞。
一去南荒几万里,未堪回首泪盈巾。
。
《十七日诣(1)漷(2)南辞先墓有感》是清代诗人王夫之的诗作,全诗如下:
初到漷县时,
所见皆野草。
偶遇先人坟,
不禁泪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来到漷县时的情景。漷县是一片荒郊野外,到处都是野草和荆棘。在这样的地方偶然遇到了祖先的墓地,内心深处涌起了深深的感慨与感动。这种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在这清冷寂寥之地尤为强烈。
“初到漷县时”,诗人开始于漷县这个地方生活或旅行,这里的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见皆野草”和“偶遇先人坟”,这两个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田野间的野草与墓地前的荒凉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