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诗

花容妩媚竹幽独,道人爱花不爱竹。
斫竹障花倒插地,逆施巳分无生意。
谁料天公为斡旋,花容不久竹反妍。
道人一见称为瑞,昔者贱之今日贵。
世间此事纷如麻,岂独区区竹与花。
为君短歌不成调,落日掀髯空自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竹诗》是明代诗人韩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孝行的赞美和对忠贞精神的肯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关于《瑞竹诗》的相关介绍:

  1. 诗歌的创作背景:《瑞竹诗》为苏庠张司训宪题,是明代诗人韩雍所作的一首重要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孝行的赞美和对忠贞精神的肯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学审美标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通过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2. 诗歌的主题内容:《瑞竹诗》首句“哀哀血泪滴重泉”描绘了深沉的哀痛之情,如同泪水滴入深深的泉水,形象生动。次句“化作琅玕出道边”将泪水比喻为琅玕(美玉),寓意着忠诚和牺牲的精神,是对孝行的赞美和对忠贞精神的肯定。
  3. 诗歌的艺术特点:《瑞竹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歌采用古风形式,通过对竹和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其次,诗歌押韵严谨,韵脚清晰,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最后,诗歌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将泪水比作琅玕,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瑞竹诗》作为明代诗人韩雍的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在道德教育和价值观传递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