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时极菜园

春风吹春春雨肥,畦南畦北腻如脂。日食都无万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
朝为羹、暮为糜,软蒸烂煮皆所宜。撑肠拄腹卧不得,夜半起舞还生悲。
可怜四海多疮痍,民财已竭民力疲。烹龙炮凤日不足,肉食诸公知不知。
君不见,咬得此根事可为,岂无大道能济时?先生莫守千瓮韭,要令四海无寒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时极菜园》是明朝诗人岳正的作品,全诗描绘了春日里蔬菜园中的丰收景象。下面将从作品原文、赏析与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原文
  • 这首诗的原文充满了田园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诗句“春风吹春春雨肥,畦南畦北腻如脂”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 通过“日食都无万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农民辛勤工作成果的肯定和尊重,暗示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收获的喜悦。
  1. 赏析
  • 《吴时极菜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农事的诗歌,它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例如,诗中的“日食”可能指的是农家日常的饮食生活,而“先生自有畦中芝”则可能意味着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它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征。
  1. 创作背景
  • 岳正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明朝时期,农业仍然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岳正的诗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明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发展。然而,这一时期也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农民负担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间接影响到岳正的创作内容和风格。

《吴时极菜园》不仅是一首描绘农村春景的诗歌,它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美好,还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