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皇明,奄有下方,垂百斯年,中叶弥昌。
太祖太宗,仁庙宣考,四圣同功,以传以绍。
皇御八极,清明在躬,仁渐义摩,道冶德熔。
际海之南,穷北之漠,东国西戎,式歌且乐。
皇躬不庸,载谦载冲,乃命司空,新此学宫。
有严庙貌,威仪肃肃,有秩黉堂,榱桷矗矗。
庖廪次舍,偕作协兴,曾不阅月,有司告成。
帝曰:噫嘻!
此实自我,我不先焉,何以率惰。
乃命太常,炮牛炙羊,铏羹大胾,有苾其芳。
乃命馆人,法驾是陈,玉辂金根,绎绎循循。
龙旗扬扬,和鸾雍雍,我皇戾止,颙卬斯容。
玉帛煌煌,鼓钟锵锵,我皇渊塞,以将祀享。
诸侯皇皇,大夫济济,我皇于穆,载宣经理。
龙行云从,秋斯鸣蛩,亿万斯年,于乐辟雍。
辟水洋洋,圣谟孔彰,臣佩德音,没世不忘。
载拜稽首,请作颂辞,于以祈嘏,于以祝厘。
祚我皇明,如日斯升,我皇攸宁,百千万龄。
拟献幸太学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献幸太学颂》是明代岳正的一首作品,其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和评析等方面的内容如下:
原文介绍:文章以皇帝亲自释奠于先师的盛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国学文化的传承。
翻译与注释:将古诗文翻译成现代文,并对文中难懂的部分进行了注解,便于读者理解。
作品赏析:通过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探讨了该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
评析与写作背景:评价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并探讨其创作背景和历史渊源。
弘扬国学·传承文化:强调了文学在弘扬民族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天开皇明,奄有下方:描述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的景象。
太祖太宗,仁庙宣考:赞扬太祖和太宗时期的英明君主及其后代,强调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重要性。
四圣同功,以传以绍:指出历代帝王的共同功绩,以及他们对于后世的影响。
《拟献幸太学颂》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明朝文化复兴和国力强盛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