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春去总无端,别院沉沉独倚栏。
风抑疏花仍怯晚,雨撩纤柳不胜寒。
离情泣向缄中诉,怨色偷从镜里看。
咫尺巫阳峰十二,片云还往若为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来春去总无端,别院沉沉独倚栏。
风抑疏花仍怯晚,雨撩纤柳不胜寒。
离情泣向缄中诉,怨色偷从镜里看。
咫尺巫阳峰十二,片云还往若为难。
。
《贻董六遐周》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清风明月两相宜,一榻宽如万卷书。
夜半无人谁听雨?窗前有客独看书。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通过“清风明月”和“夜半无人”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内心的和谐统一。”一榻宽如万卷书”则巧妙地将书房比作一个巨大的藏书室,象征着知识、智慧和文化的丰富。最后两句更是以独坐窗前的客为主角,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深夜读书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晚静谧而专注的精神状态,展现了他对书籍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一首写景之作,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追求。郑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