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春去总无端,别院沉沉独倚栏。
风抑疏花仍怯晚,雨撩纤柳不胜寒。
离情泣向缄中诉,怨色偷从镜里看。
咫尺巫阳峰十二,片云还往若为难。
【注释】:
贻董六遐周:赠给董遐周。贻,赠送;遐周,即董遐周。
春来春去总无端:春天来了春又去了,这总是没个头绪。
别院沉沉独倚栏:在别院里,我独自一人倚着栏杆。沉,深沉;沉,深。
风抑疏花仍怯晚:风吹过疏落的花朵仍然觉得害怕,害怕晚来。
雨撩纤柳不胜寒:雨打在柔弱的柳枝上,它承受不住寒冷。
离情泣向缄中诉:离别之情只能通过信函倾诉。
怨色偷从镜里看:怨恨之色偷偷地从镜子中显现出来。
咫尺巫阳峰十二:距离巫山十二峰只有一尺之遥。
片云还往若为难:一片白云飘向远方,就像难以到达一样。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送别董遐周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分写景状情,后半部分抒怀寄意。“春来春去总无端”起首两句点明了季节更替、时光荏苒,而自己却无法把握,从而引发出一种惆怅失落之感。接下来“别院沉沉独倚栏”,描绘了一幅诗人孤寂落寞的画面,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惆怅。第三句以“仍”字突出风花对于晚寒的畏惧之情。最后一句则是对前两联的总结,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留恋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主要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离情泣向缄中诉”,诗人将离别之苦倾诉于信笺之中,表现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接下来“怨色偷从镜里看”则是将怨恨之情隐藏于自己的内心深处,不敢轻易表露,只能偷偷地从镜子中窥视,这种压抑的情感让人倍感凄凉。最后两句“咫尺巫阳峰十二,片云还往若为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却如同难以到达一般,暗示出诗人内心对于友谊的珍视和牵挂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诗歌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