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叔子冠婚

英物翩翩七尺躯,争看章甫上头颅。
鲁书故业推桥梓,戴礼新翻正卷舒。
射雀当年成倚玉,乘龙今日喜充闾。
尧天沩汭心星合,罗网弘开好佩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姚叔子冠婚》是明代诗人林熙春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写一位英姿勃勃的人物形象与其所处时代的风貌,展现了明代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以及作者林熙春:

  1. 作者简介
  • 林熙春: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广东海阳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在万历十一年考中进士,曾任将乐知县。此外,林熙春还曾编辑出版了宋杨时的《龟山先生全集》42卷及《附录》5卷。
  1. 诗歌原文
  • 《姚叔子冠婚》中的“英物翩翩七尺躯,争看章甫上头颅。”,描绘了一个英俊不凡的男子,他的身姿如同七尺高的巨人般挺拔,令人瞩目。
  • “鲁书故业推桥梓,戴礼新翻正卷舒。”则表达了对这位男子所从事的职业和他所遵循的传统礼节的肯定。
  • 另外,“射雀当年成倚玉,乘龙今日喜充闾”等诗句,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1. 作品背景
  • 《姚叔子冠婚》作为林熙春的作品之一,其创作时间应当在明代。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学艺术风貌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都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达到高峰。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1. 主题思想
  • 《姚叔子冠婚》的主题思想主要是歌颂个人品质和才华,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追求。
  • 通过对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生活环境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林熙春的《姚叔子冠婚》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明代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