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寒塘点绿蘋,霜林远映倍精神。
照来光影宜朝日,别已经年见故人。
黄菊为怜依晚径,青松独许作芳邻。
游人试拭看花眼,冷艳秋容自不贫。
途中见红叶用少章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中见红叶用少章韵》是明代诗人范景文创作的诗歌作品。《途中见红叶用少章韵》不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范景文,号思仁,生于明河间府吴桥,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与官员。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其丰富的诗歌创作中,尤其是在七言律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此诗的创作背景与时代密切相关,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及文人的生活态度。范景文的生平经历丰富而复杂,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还致力于教育事业,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途中见红叶用少章韵》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传统的律诗格式。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红叶之美的感受。首两句“曲曲寒塘点绿蘋,霜林远映倍精神”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图,寒塘上的绿色萍藻和远处树林的倒影,都显得格外清新、生机勃勃。接着,“炤来光影宜朝日,别已经年见故人”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友人的怀念。最后两句“黄菊为怜依晚径,青松独许作芳邻”以自然景物象征高洁的人格,通过赞美菊花与青松的高洁品格,寄托了诗人自身的志向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蕴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途中见红叶用少章韵》是明代诗人范景文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特点以及范景文个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