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寒塘点绿蘋,霜林远映倍精神。
照来光影宜朝日,别已经年见故人。
黄菊为怜依晚径,青松独许作芳邻。
游人试拭看花眼,冷艳秋容自不贫。
【解析】
此题属于“理解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诗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仔细阅读全诗,把握每句话的含意,并据此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点、情感要点、手法技巧以及表达效果等。最后再结合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要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曲曲寒塘点绿蘋,霜林远映倍精神。”译文:曲曲折折的小池塘里点缀着绿色的蘋草,远处树木披上一层薄薄的雪,显得格外精神。
注释:曲曲折折:弯曲的样子,形容曲折。点:点缀、装点。蘋:水草名。蘋草是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叶多生于水中。霜林:积雪覆盖的树林,比喻深秋的树林。倍(bèi)精神:更加精神,形容景色更加美丽。
赏析:这两句是写景的句子。诗人用“曲曲”“点点”“远映”这些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写出了景物的动态,使画面更生动。
“照来光影宜朝日,别已经年见故人。”译文:阳光照到水面的时候,波纹闪着光,好像在迎接早晨的阳光;分别已经有几年了,今天偶然见到了老朋友。
注释:宜:适宜。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故人:老朋友。
赏析:这两句是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心理。从“光影”可以看出,时间是清晨,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念朋友:“别已经年见故人”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黄菊为怜依晚径,青松独许作芳邻。”译文:我特别喜爱菊花,它陪伴着我行走在晚秋小路上;只有松树才配做我的邻居,因为它能伴我度过寒冷冬天。
注释:黄菊:指黄色的菊花。晚径:傍晚时小径。芳邻:美丽的邻居。
赏析:这两句是写景抒情。诗人以黄菊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而将青松作为知己,则表明了诗人高洁的品格。
“游人试拭看花眼,冷艳秋容自不贫。”译文:游客们试着擦一擦眼睛,看看那些美丽的花朵,它们那艳丽的色彩并不显得贫穷。
注释:看花眼:形容眼睛因观赏花卉而劳累。冷艳秋容:形容色彩艳丽而不俗气。
赏析: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秋天的菊花写得生机蓬勃、色彩鲜艳,富有生命力。
【答案】
译文:
曲曲折折的小池塘里点缀着绿色的蘋草,远处树木披上一层薄薄的雪,显得格外精神。阳光照到水面的时候,波纹闪着光,好像在迎接早晨
的阳光;分别已经有几年了,今天偶然见到了老朋友。黄菊为怜依晚径,只有松树才配做我的邻居。游人试试擦拭双眼,看看那些美丽的花朵,它们那
艳丽的色彩并不显得贫穷。
赏析:
首联写景。诗人以曲曲折折、点点翠绿描绘出池塘中的蘋草,又以霜林、雪地衬托出苹草的秀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境界。颔联写景抒情。诗人以“光影”、“朝日”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表现出苹草的生机勃发。颈联写景抒情。诗人以“黄菊”“青松”喻己,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写景抒情。诗人以“看花眼”“秋容”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画面,表现出苹草的艳丽色彩和不贫穷的品质。
此诗语言清新质朴,结构紧凑严谨,意境幽雅隽永,风格自然流畅,是唐诗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