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气荡空明,一棹如浮梗。
奇当无穷咨,溯洄人外境。
梦出水云间,风雨皆霁影。
扣船者谁子,卧游悟闲静。
不载石与书,恐为空明屏。
日月吹逝波,纵心以相领。
恰得片片霞,澄怀对三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从“烟霞载为钱与立题”中可以得知是一首咏物诗。然后,从诗句中可以得知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人借助烟霞这一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最后,从“日月吹逝波”“澄怀对三景”等句子中可以得知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
【答案】
注释:
①烟霞:指山间云烟。钱:古时钱币。
②灏气:浩大之气。空明:清空明朗。一棹:船桨。如浮梗:好像随水漂浮着一样。
③奇当无穷咨:奇遇很多。
④溯洄人外境:逆流而上进入高远的仙境。
⑤梦:梦游。出水云间:在云中游历。风雨皆霁影:风雨都停了,影子清晰可见。
⑥扣船者:敲船的人,指作者。谁子:何人之子,即什么人的儿子。卧游:躺在床上游览。
⑦不载石与书:不要载石头和书籍。
⑧恐为:恐怕是。空明屏:屏风上绘有山水画。
赏析:
这首咏烟霞的小诗,是托物寄兴之作。全诗写烟霞,却无一字直接说及烟霞,而是用比喻、拟人、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把烟霞人格化了,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兴趣。首联“烟霞载为钱与立题”,以钱与立题,说明诗人将烟霞作为自己的题咏对象,并赋予其价值。颔联“灏气荡空明,一棹如浮梗”,描绘了一幅烟霞浩瀚的景象,诗人站在江边眺望,只见那烟霞茫茫无边无际,仿佛是一条长长的船,而自己则如同船上的一根木桩,随着波浪漂泊不定,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颈联“奇当无穷咨,溯洄人外境”则是通过“溯洄人外境”来进一步表达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之情。尾联“恰得片片霞,澄怀对三景”,则以“澄怀对三景”来进一步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这首诗以烟霞为主题,通过对烟霞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广阔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