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

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
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
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
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是明代诗人金幼孜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一个历史瞬间的辉煌与苍凉,同时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怆情绪。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永乐八年,当时明军正在北上征伐,诗人金幼孜扈从皇帝出行,在北征途中所作。诗中“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表达了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亲自率领军队出征的威武景象。而“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则描绘了北征途中的壮丽景色以及寒冷天气下皇帝御驾的温馨场景。

金幼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皇帝出行的盛况刻画得栩栩如生。“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北征的壮观场景,也体现了边塞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诗中还流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大义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胸怀壮志却不得志的无奈与辛酸。

《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不仅展示了明朝北征的历史画面,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揭示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明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