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封恭人顾母挽诗

忆昔闻母贤,卢奎为我言。
相夫服山林,铅华蚤见捐。
所居何必广,取足事蘋蘩。
垂帘传一经,席地思三迁。
二子振英风,荀薛光后先。
一抚西南夷,疮痍方息肩。
一执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余亦汗漫游,执戟从周旋。
往年过其庐,贤母授我餐。
问讯北堂前,所闻诚独然。
圣主重徽音,命复凌云烟。
云何厌纨绮,白玉朝真仙。
空馀教子机,犹闻女诫篇。
好德兼怀饭,斯文倘可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诰封恭人顾母挽诗》是明朝林大春的作品。林大春,字邦阳,一字井丹,广东潮阳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因弹劾高拱而遭罢官。

林大春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顾母的敬仰与怀念。顾母以其贤淑著称,林大春曾听卢奎提及她的美德,并因此深受感动。他回忆了母亲相夫服山、铅华早弃的生活态度,以及简朴居所却足以满足日常所需。同时,也赞颂了母亲教子有方,使得二子能够振英风、光后先,并抚育西南夷,疮痍方息肩。此外,还提及了顾母亲自一抚西南夷之后,其功绩不仅止于此,而是仍在继续。这些描述都深刻地体现了林大春对顾母的崇敬之情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诰封恭人顾母挽诗》作为一首文学作品,不仅是林大春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它的价值在于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