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闻母贤,卢奎为我言。
相夫服山林,铅华蚤见捐。
所居何必广,取足事蘋蘩。
垂帘传一经,席地思三迁。
二子振英风,荀薛光后先。
一抚西南夷,疮痍方息肩。
一执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余亦汗漫游,执戟从周旋。
往年过其庐,贤母授我餐。
问讯北堂前,所闻诚独然。
圣主重徽音,命复凌云烟。
云何厌纨绮,白玉朝真仙。
空馀教子机,犹闻女诫篇。
好德兼怀饭,斯文倘可传。

【注释】

诰封:指朝廷赐予官职的诏书。恭人:古代妇女的一种封号,相当于公、侯、伯等爵位。卢奎:诗人的朋友名。铅华:指化妆品。事:侍奉。苹蘩:一种草本植物。垂帘:放下帘子,即停止工作或休息。经:经典,这里指儒家经典。席地:铺坐在地上。荀薛:古代两个有名的贤者。西南夷:指四川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皋陶:传说中舜帝的法官。匍匐:跪伏在地。多平反:做了大量公正的事。余:我,作者自称。汗漫游:四处游历。执戟:持戟,这里指为官从政。周旋:应酬、应付。往年:以前。过其庐:路过他家。贤母:指母亲。授:赠送食物。问讯:问候。北堂:古时正房称“北堂”,这里指家。所闻诚独然:听到的事情的确如此。圣主:圣明的君主。徽音:美好的声音,这里指美好的名声。命复凌云烟:命令再次高升,直上青云。厌纨绮:厌倦华丽的衣服。白玉朝真仙:像白玉一样纯洁的人朝见神仙。空馀教子机:只剩下教育子女的机会。犹闻女诫篇:还能听到关于女儿规戒的故事。好德兼怀饭:喜欢道德并关心饮食起居。斯文倘可传:如果这些文化可以流传下去的话。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母亲德行和教化子女的诗。全诗以追念母亲功德为主,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之情。

开首四句,是追述母亲当年贤德的往事。诗人回忆母亲曾受卢奎称赞,说她贤惠而有德行,而自己的丈夫又服事山林,过着清苦的生活。这两句是说,母亲贤德,所以丈夫才会服事山林,而自己则因母亲的贤德而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下面八句,是写母亲的教导和影响。母亲虽居贫贱,但并不因此而放弃读书学习。她经常手不释卷,勤学不辍。她善于教导儿子们学习,让他们继承她的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母亲也善于处理家务事,能够自食其力。她还善于传授经典知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间六句,是描写母亲对子女们的教育和关怀。母亲教导儿女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质,要勤奋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母亲还要求儿女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爱弟妹,和睦相处。她还要求儿女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贪恋财物和虚荣,要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安宁。这些教诲和要求,使儿女们受益匪浅,成为他们一生的楷模。

最后四句,是写母亲的教诲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母亲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化传统,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母亲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道德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和安宁。因此,母亲的教诲不仅是对个人的塑造和影响,更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母亲的描绘和赞颂,展现了她的智慧、品德和魅力,以及她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篇颂扬母亲的文章,也是一篇赞美女性力量和智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