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
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
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
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
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
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
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
谋臣乏长虑,俗吏厌良图。
所贵壮士心,舍命自不渝。
勉矣复何道,忠信以为躯。
【译文】
天意何等残暴,东部百姓遭受了饥荒。
你今日要出远门去赈济灾民,残兵败将也等着接济粮草呢。
想要到东海去购买粮食,但想到遥远的东海就感到心烦。
关门道路只有一条,如何能运送上万捆的粮食?
泉府已经极度枯竭,江南一带也已经荒芜。
天子眷顾着东方,治理赋税就属我辈儒生的责任。
那些沟壑里的穷人,被饥饿所迫而丧命。
谋臣缺乏长远考虑,庸俗之吏厌恶良策。
最珍贵的是壮士的心,他宁愿舍命也不改变初衷。
勉力吧,还有什么道义可讲,只要忠信就能立于不败。
【注释】
东人:指辽东的百姓。荼毒:犹惨苦。这里指天灾人祸,使百姓受尽苦难。
君今出门去:指麻正郎出关赈饥。
残兵应待哺:指辽地军队已饿极,急需救济。
东海:即东海县,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
长(cháng)吴:长江下游一带。
关门:指山海关。一作“关河”。
天吴:神话中水族名。这里借指大海。
泉府:官署名,掌盐铁钱谷事,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总称。
主上:指唐玄宗李隆基。
沟(ɡōu)中:泛指民间百姓。
沟:通“沟”,指平民百姓;瘠:贫穷。
沟中瘠:即“沟里穷”。
沟里贫瘠,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偷盗。
谋臣:指辅佐帝王的文臣。
俗吏:指为政庸碌的官吏。
所贵:主要是指“壮士心”重要。
不渝:始终不变。
吾儒:指作者自己。
予之辜:给百姓造成的灾难。
舍命自不渝:为了百姓舍身忘死,始终不改初心。
勉矣复何道:努力啊!还有什么道理可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辽东行营节度使的一封信,抒发了他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
诗的前四句写辽东人民因天灾而遭受了极大的苦难,作者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同情与关切。接着六句写麻正郎出关赈济灾民的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麻正郎的赞赏以及对他的敬佩之情。最后八句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评,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正,许多官员都是庸碌无能之辈,他们只顾自己的私利,而不顾百姓的死活。同时,他也对百姓的悲惨遭遇感到痛心疾首,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