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肇庆

晚雨何须不系舟,橹声咿哑尚中流。
阴云未放端溪月,岚气先催肇庆秋。
也许炉烟飘卧榻,不教灯影照眠鸥。
鼻雷我惯甘云水,莫遣疏更到枕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肇庆之夜的《宿肇庆》

在明代诗人林光的笔下,有一首名为《宿肇庆》的诗篇,描绘了他在晚雨中的住宿体验以及他对夜晚景象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还体现了其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宿肇庆》是林光在明代创作的一首诗,作于他晚年时。此诗以“晚雨何须不系舟,橹声咿哑尚中流”开篇,营造出一个宁静却略带忧郁的夜晚氛围。晚雨未停,船桨划水的声音与水面相撞发出的声响,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悠扬而又略显沉重的节奏。这种声音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

诗中的“阴云未放端溪月,岚气先催肇庆秋”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肇庆山水画。这里的“端溪月”可能指的是肇庆附近的河流,而“肇庆秋”则是对当地秋季景色的生动描绘。这种对大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除了对景致的描写,林光还在诗中透露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许炉烟飘卧榻,不教灯影照眠鸥。”这里通过炉火和烟雾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自己可以在这样的夜晚,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片刻的宁静。

“鼻雷我惯甘云水,莫遣疏更到枕头”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他乐于接受自然的恩泽,不希望被打扰。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欣赏,也是对内心平和与自我修养的一种追求。

这首《宿肇庆》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它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艺术感悟。《宿肇庆》是明代诗人林光的作品,它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