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寺偶赋

不嫌荒寂南禅寺,斜日肩舆偶独来。
古树迎人僧径僻,秋光如水稻花开。
寻常薄酒留真偈,三两青衿恰侍陪。
识破华严无一字,更容何物入灵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福源寺偶赋》是明朝诗人林光创作的一首诗

《福源寺偶赋》是一首描写作者在福源寺偶然遇见的诗作,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僧院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诗中,“斜日肩舆偶独来”描述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独自乘坐肩舆前往南禅寺的情景;“古树迎人僧径僻”则描绘了寺院中的古老树木和幽静的僧舍道路;“寻常薄酒留真偈,三两青衿恰侍陪”,表达了作者与僧人一同饮酒吟诵佛经的惬意生活。

林光通过对福源寺及其周边景致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宗教场所之中。诗中的“识破华严无一字,更容何物入灵台”反映了林光对于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他并不追求文字上的华丽表述,而是希望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传达内心的感受和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