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忠孝堂二首

大榜高悬仰德星,为忠为孝信聪灵。
百年宝训承天语,千载纲常备圣经。
迹续卧龙心最赤,情深令伯鬓还青。
身都藩辅咸恭慎,四海何愁不永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忠孝堂二首》是一首明朝林光的作品,它通过赞颂忠孝之德与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美德的尊崇和推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林光:明朝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社会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
  • 题忠孝堂二首·其二:下为河岳上辰星,保合谁人不灵。臣子贤声人共仰,君亲彝典目常经。伊流活绕穷源远,嵩顶遥瞻插汉青。俯仰高堂无一事,身安争似更心宁。
  • 翻译:作为国家的栋梁,谁能不被皇帝所珍视?身为臣子的我,其美好的名声被众人所敬仰。在君亲的纲常中,我的行为始终如一,恪守着道德规范。我的忠诚如同江河之水般源远流长,仰望高山,感受那份坚定的信念。尽管身居高位,但我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与责任,身心安定,胜过一切外在的繁华与名利。
  1. 主题思想
  • 该诗主要表达的是忠诚与孝道的思想。通过对古代贤臣良将的赞美,表达了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佩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 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行,才能更好地履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比喻:诗中使用了“大榜高悬”来象征皇帝的高官显位,以及“忠孝堂”象征着朝廷的正直和公正。这些象征物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对比:通过对古代英雄与今人的对比,突显了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卓越贡献及其不朽的精神风貌。
  1. 历史背景
  • 明朝时期,国家正处于强盛阶段,对外有抗击异族入侵的胜利,对内也有政治清明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林光创作《题忠孝堂二首》,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和呼唤。通过对忠诚与孝道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国家的愿望。

《题忠孝堂二首》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描绘理想君主与贤臣良将的画面,是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迪和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