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河岳上辰星,保合谁人不□灵。
臣子贤声人共仰,君亲彝典目常经。
伊流活绕穷源远,嵩顶遥瞻插汉青。
俯仰高堂无一事,身安争似更心宁。
【注释】
下为:指臣子对君主的忠心。河岳:指君主,君位。上辰星:指天象,比喻君主的德行高洁。保合:保全。谁人:指谁。□(yǐn yǎn):敬仰。彝典:古代礼仪规范。目常经:常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伊流:指黄河水流,活绕:指黄河水势浩大而连绵不绝。嵩顶:指泰山,插汉青:指泰山直刺云天。俯仰:指抬头和低头。高堂:指官署、官府。一:一本子,这里指《尚书》。争似:不如。心宁:内心安宁。
【赏析】
首句说:臣子对君主的忠心,就像河山一样牢不可破。“下”字既表示臣子的卑下地位,也表明君主的地位高贵;“为”字是动词,意思是侍奉。“上辰星”,即天之星辰。“辰”,指星辰,古人以天上星宿对应地上方位。“河岳”,指君王。“上辰星”,是说君王像天上的星辰一样崇高。
二首诗的大意是说,作为臣子的我,能为君王尽忠,得到天下人的尊敬,这是很幸运的事;但我也常常想到君王在治理国家上的艰难,所以我时常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完全地完成君王交给的任务。
诗人在这首诗中,首先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能够效忠于君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接着又从君王的角度出发,认为君王治理国家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样,作者就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君臣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诗人在这首小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使诗句形象生动,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