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果庵传

果庵面目信何如,磊落平生传翠渠。
墓木文山今已拱,野航义水旧曾渔。
献投力却扶孤寡,诬枉终明庇里闾。
有父有兄还有子,一门荣耀总堪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果庵传》是明代诗人林光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果庵面目信何如,磊落平生传翠渠。
    墓木文山今已拱,野航义水旧曾渔。
    献投力却扶孤寡,诬枉终明庇里闾。
    有父有兄还有子,一门荣耀总堪书。

  2. 作者简介
    林光,字缉熙,号南川,晚年又号南翁,明东莞人。成化元年(1465年)举人。筑室榄山,拜陈献章为师,来往问学近二十年。得白沙学问精粹,推为白沙第一弟子。二十年会试中乙榜,授浙江平湖教谕,勉励学子探本穷源,躬身修行。

  3. 诗歌注释

  • “果庵”:指的是作者的居所或其精神寄托。
  • “面目信何如”: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品德和人格的高度自信。
  • “磊落平生传翠渠”:形容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
  1. 作品赏析
  • 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高尚道德和人生态度。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1. 写作背景
  • 该诗作于林光辞官归家后,他在晚年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道德的追求。
  • 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林光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色,更在思想上传递了深刻的信息。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颂扬,也是对社会和谐与正义的向往。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