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羚羊峡

何处軥辀隔岸闻,森森榕树傍江唇。
笑看今日羚羊峡,应识当年入峡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光,字缉熙,号南川,是明代东莞人。他以《再入羚羊峡》一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生平:林光,字缉熙,号南川,是明代东莞人。成化元年(1465年)举人,筑室榄山,拜陈献章为师,来往问学近二十年。得白沙学问精粹,推为白沙第一弟子。二十年会试中乙榜,授浙江平湖教谕,勉励学子探本穷源,躬身修行。历官国子监博士、襄阳王府左长史。正德八年(1513年)致仕归家,卒年81岁。

  2. 诗歌全文: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来到羚羊峽的情景,通过描述榕树茂密、车轅声響等细节,展现了峽穀的自然风光。作者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羚羊峽的熟悉和回忆,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更迭,人事已非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哲思。

  3. 艺术特色:林光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的诗歌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其文学价值,也因其对后世的影响。

《再入羚羊峡》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它更是对生命、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深刻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体会到林光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