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阁眺湖荡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蒙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元阁眺湖荡》是明朝诗人林枝桥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林枝桥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为题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美,并从中体现出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三元阁眺湖荡》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2. 作品原文:《三元阁眺湖荡》的原文如下: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融结判三元,鸿濛开万古。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窗破风刮透,卷起千层浪。
  3. 作品鉴赏:《三元阁眺湖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巧妙地将天地间的浑茫气息与水的流动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循环不息、宇宙永恒不变的哲学思考。诗中的“融结判三元”等句子,不仅形象地刻画了自然景象,也寓意着人生哲理——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和谐与统一。
  4.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文人墨客常常将自然景观作为抒发情感和寄托理想的地方。林枝桥的《三元阁眺湖荡》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追求。
  5.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林枝桥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组合,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如“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一句,既描绘了渔民们冒着严寒捕鱼的场景,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三元阁眺湖荡》是林枝桥先生在其诗歌创作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