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蒙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三元阁眺湖荡》。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联: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 注释:浩瀚无垠,仿佛整个宇宙都显露出一种气息,天地之间似乎连通着水府。
- 赏析:开篇即用宏大的意象描绘了湖荡的浩渺与神秘,给人一种无边无际、天地相连的感觉。
第二联:融结判三元,鸿蒙开万古。
- 注释:天地万物在此处融合在一起,仿佛划分了天、地、人三个境界,而鸿蒙开辟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永恒的万古。
- 赏析: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深邃的敬畏。
第三联: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 注释:天空高远而雄伟,楼阁巍峨而守护着神灵。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楼阁的高大和神圣,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第四联: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 注释:俯瞰下方的辽阔水域,沟渠纵横交错,田间的水田里充满了盐碱。
- 赏析:这一联展现了湖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反映了诗人对这个地区风土人情的观察和了解。
第五联: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 注释:衰败的芦苇丛生,弱弱的水流在狭窄的河道中挣扎;干枯的菱角堵塞了水道,发出呜咽的声音。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湖荡周边的自然景物和生态环境,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自然的变化和生态的脆弱性。
第六联: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 注释:远望可以看到几个渔民的身影,他们冒着严寒在湖荡中捕鱼。
- 赏析:这一联展现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第七联: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 注释:也有人划着小船,倾斜着桨在浅浅的滩涂上前行。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湖荡周边的水上交通和渔民的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八联: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 注释:蛟龙在水下盘旋游走,大雁在空中飞翔。
- 赏析:这一联通过对动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湖荡周边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第九联: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 注释:窗户破损,风吹得脸庞发痛,栏杆低矮,仅能勉强够到大腿。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和人物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第十联: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 注释:放眼望去,海天相接,海浪汹涌澎湃;耳边传来阵阵呼啸声,如同雷鸣般震撼。
- 赏析:这一联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声音,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第十一联(最后两联):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 注释:心中充满深沉的感情,寄托于天地之间,让这种情感自由地散发到广阔的空间。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湖荡的美丽风景、渔民的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