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太和公主和番

粉泪辞丹禁,红颜冒虏尘。
南天惟有月,北地更无春。
笳鼓凝芳梦,轩裾掩翠颦。
年年桃李月,凄绝旧宫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唐太和公主和番》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明代诗人林鸿创作。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是明代闽中十才子之首,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林鸿在洪武初年因其才华被推荐,并被授予将乐县学训导的职位,后来还升任为礼部员外郎。尽管林鸿在官场上未能实现大的抱负,但他仍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和艺术追求,于40岁时辞去官职,归隐山林,自号落拓不善仕。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学者的高度评价,有《鸣盛集》等著作流传后世。

  2. 诗歌原文:粉泪辞丹禁,红颜冒虏尘。南天惟有月,北地更无春。笳鼓凝芳梦,轩裾掩翠颦。年年桃李月,凄绝旧宫人。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和番的公主内心的苦楚与无奈。“粉泪辞丹禁”表达了她的悲痛与离别之情;“红颜冒虏尘”,则透露出她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国度、面对异族入侵的无奈。而“笳鼓凝芳梦”和“轩裾掩翠颦”则描绘了她内心的忧愁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影响。“年年桃李月”与“凄绝旧宫人”更是深刻揭示了她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凄凉生活。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代和番公主的悲剧命运。

  4. 文化传承与影响:《拟唐太和公主和番》不仅是林鸿个人的文学成就体现,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还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和民族冲突的认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鸿的《拟唐太和公主和番》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扇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