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答高近思

曾向长干寺里来,高情逸兴愧君才。
夜坛得句惊山鬼,秋壁穿云破径苔。
明月听箫缑氏岭,芳春对雨越王台。
重来往事如流水,笑指山桃五度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寺中答高近思》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寺院为背景,通过描写僧人生活的细节和情感变化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描绘了寺院的宁静氛围以及僧人的日常生活:清晨,僧人们在晨钟声中起床;午后,他们坐在佛经旁诵读;傍晚时分,则是寺中的寂静和僧人内心的平静。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僧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高近思”可能是指那些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人们,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奈或痛苦。

整首诗以寺院为背景,通过对僧人的日常生活描写来反映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它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禅宗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袁枚试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