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在何处,借榻梵王宫。
灯影秋云里,书声晚磬中。
山深飞翠雨,花暗度香风。
莫怪林泉僻,云霄有路通。
题林深伯南泉读书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林深伯南泉读书室》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的诗作。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友人林深伯的读书室里所见到的景象与感受。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弇州,明代著名的文人、思想家、史学家,与李攀龙、谢榛并称为“明初三大诗人”,后成为“嘉靖三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尤以诗歌见长。《题林深伯南泉读书室》便是他在一次游览林深伯的南泉读书室时有感而发之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读书室的环境:窗外竹叶翠绿,室内书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王世贞用“窗含竹影”、“架上琳琅”来表达读书环境的优雅和书籍的丰富。接着,他通过“几席清风”、“书声琅琅”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心阅读时的愉悦心情。
正当他沉浸于书中的世界,却突遭“风雷”般的变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乱了他的宁静。这突如其来的风雨,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对他心境的一种隐喻。风雨交加,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而“卷帘坐拥”,则表现出他对这种变化的淡定和从容。尽管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他的内心世界并未因此而动摇。
诗的最后一句“何妨卷起西窗雨,留得清光入我怀”,更是体现了王世贞豁达的人生态度。他认为,既然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恶劣,那就不如卷起西窗,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在书香之中,享受那份宁静和光明。
《题林深伯南泉读书室》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读书场景,更通过风雨交加的比喻,表达了王世贞面对人生变化时的豁达和从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王世贞诗歌作品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