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追忆子安

曾见褰帷向越城,非关为吏厌承明。
身随零露朝先尽,恨落江潮夜未平。
芳草不传池上梦,薇花犹系省中情。
湖心诸寺闻题遍,留取山僧护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林追忆子安》是明代著名诗人皇甫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皇甫汸(1498—1582),字子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与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濂并称“皇甫四杰”,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1. 诗歌原文
  • 曾见褰帷向越城,非关为吏厌承明。
  • 身随零露朝先尽,恨落江潮夜未平。
  • 芳草不传池上梦,薇花犹系省中情。
  • 湖心诸寺闻题遍,留取山僧护姓名。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通过描写越城的美景和对江潮之夜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零露”、“江潮”等自然景观,以及“芳草”、“薇花”等植物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武林追忆子安》不仅是皇甫汸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的重要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进一步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