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六夜如洗,千门万户烟花里。
闺中少妇夜出游,陌上行人忽成市。
粲粲珠钿映月来,翩翩翠袖抟风起。
风前月下逞娇姿,爱惜春花能几时。
无那蓂荃先落荚,只愁杨柳渐飞丝。
游丝飞入黄金地,扑牖穿帘果何意。
凤甸常悬祷雪忧,鳌山久罢观灯戏。
灯光却照五侯家,列炬然膏满绛纱。
岂谓铺金能作埒,亦知剪彩易为花。
银花火树开佳节,遂令观者相环列。
霍氏门墙有后尘,魏其池馆空前辙。
凄凉往事已为陈,恨杀怀春似玉人。
莫贱兰房今夜女,故多椒掖旧时亲。
明珰尽结琼瑶丽,袨服争看锦绣新。
襦曳茝时香散霭,袜移莲处暗生尘。
香尘冉冉随芳步,共道非烟亦非雾。
驰目还怜梁下期,客冶又为桑间误。
皞阇今已羡如云,夙夜谁当畏行露。
铁锁遥开天上桥,渐台何必待符招。
二南倘被翘薪化,四海应回广髻谣。
长安十六夜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十六夜歌》是明朝诗人皇甫汸所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长安城的夜景和繁华景象。
《长安十六夜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唐代长安城在夜晚的壮丽景观。诗中的“千门万户烟花里”描绘了城市中无数灯火辉煌、如同璀璨烟火般的景象。而“闺中少妇夜出游”,则展示了当时贵族女性在节日之夜的闲适生活,她们的外出不仅是赏心悦目,也是社交和娱乐的一部分。
皇甫汸通过对长安夜景的细致描绘,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物质富足和文化繁荣,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的“岂谓铺金能作埒,亦知剪綵易为花”体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文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