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
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
三驾不顾龙不起,山河宰割谁能为。近瞻五老峰,壁立青霄里。
峰头高风满顶来,峰腰蔼蔼白云起。纵目长天不尽头,浩歌一吐英雄气。
游卧龙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卧龙冈访朱子筑庵处用朱子韵》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陆游的《游卧龙寺》则是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的一首七言古诗。胡居仁的《游卧龙庵》则属于明代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各自时代的重要文学创作,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展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
陆游的《游卧龙寺》以其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这首诗通过对瞿唐河和五更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当地风情的细腻观察。诗中“翻翻林表鸦鹊语,渺渺烟边鸥鹭行”等句子,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静谧的山林和宁静的江面,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画面。此外,陆游的诗歌还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胡居仁的《游卧龙庵》则更多地关注了佛教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胡居仁作为一位儒学者,在庐山游历时,他选择探访历史悠久的卧龙庵,并试图理解禅宗教义。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也反映了胡居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无论是陆游的《游卧龙寺》,还是胡居仁的《游卧龙庵》,这些文学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