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
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
三驾不顾龙不起,山河宰割谁能为。近瞻五老峰,壁立青霄里。
峰头高风满顶来,峰腰蔼蔼白云起。纵目长天不尽头,浩歌一吐英雄气。

诗句解析及赏析#### 游卧龙庵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

  • 注释: “庐山”指的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其秀丽的山水闻名于世;“奇秀甲天下”表明其自然景观极为壮丽和独特。这里的“作庐山游”意味着作者亲自前往庐山进行探索和游览。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并预告了接下来的游历活动。

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 注释: “卧龙庵”,一个与诸葛亮相关的古建筑,位于庐山;“遗教”指的是前人的教诲和智慧。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卧龙庵中驻足沉思的场景,他似乎在寻求前人留下的教诲,但似乎并未找到满意的答案。

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

  • 注释: “峰头瀑布”形容瀑布高悬,水花四溅;“寒潭”则是指深且冷的水潭。
  • 赏析: 通过描绘庐山的瀑布和水潭景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和清凉之感。

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

  • 注释: “释子”指佛教徒;“儒”指儒家学者;“二教”即佛教与儒家。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和儒家思想之间可能存在的理解差异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探讨。

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

  • 注释: “道一”可能指道家或者某种哲理或修行方法;“三教”泛指佛教、道教和儒家。
  • 赏析: 这里诗人提出一个问题,探讨不同宗教或哲学流派之间的差异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

  • 注释: “南阳庐”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未展胸中奇”表明诗人目前尚未完全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见解。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在生活或精神上可能处于一种压抑或未得释放的状态。

三驾不顾龙不起,山河宰割谁能为?

  • 注释: “三驾”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御用车辆;“龙起”可能是指帝王出行时的情景。
  • 赏析: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权力和统治的质疑,认为真正的治理并非依靠武力或强制,而是应顺应自然和社会法则。

近瞻五老峰,壁立青霄里。

  • 注释: “五老峰”为庐山著名的山峰之一,因其形状像五位老者而得名;“青霄”通常指高空或仙境。
  • 赏析: 此句描绘了庐山的壮观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峰头高风满顶来,峰腰蔼蔼白云起。纵目长天不尽头,浩歌一吐英雄气。

  • 注释: “高风”指山间的清风;“蔼蔼”形容云彩浓厚的样子;“长天”表示无边的天空;“浩歌”表示高声歌唱。
  • 赏析: 通过描绘庐山的山风、云彩和天空,诗人表达了一种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