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道中雨行

晚溯彭山道,归云暗几峰。
残阳向湍没,飞雨度川重。
谁遣长途思,还伤逐客踪。
已看淮岸尽,乡梦渺何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彭城道中雨行》是明代诗人皇甫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的彭城道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思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故乡和往事的追忆。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号少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及第,历任多个官职,最后因故去世。
  • 皇甫涍的一生虽短暂,但其作品却流传甚广,与兄皇甫冲、弟皇甫汸、皇甫濂并称为“皇甫四杰”,在明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1. 诗歌原文
    晚溯彭山道,归云暗几峰。
    残阳向湍没,飞雨度川重。
    谁遣长途思,还伤逐客踪。
    已看淮岸尽,乡梦渺何从。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彭城道中雨行》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中彭城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抒情真挚:全诗情感真挚,通过雨中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欢离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 语言优美:皇甫涍的语言功底深厚,其诗句既富有音乐性,又具有画面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彭城道中雨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皇甫涍及其作品,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