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郁景章寄魏冢宰诗韵

世事于心了不关,杏花春雨堕红斑。
著书觅句情偏乐,卖药修琴意自闲。
林下白衣供酒至,山中黄耳寄书还。
独怜扰扰尘劳者,费尽机谋在世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郁景章寄魏冢宰诗韵》是明代诗人倪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倪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诗歌技巧展现了其文学天赋。

诗作的内容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句“世事于心了不关”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淡然处之,显示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这种超然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启示人们应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杏花春雨堕红斑”描绘了一幅春天杏花盛开、春雨绵绵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简单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著书觅句情偏乐”反映了诗人对于创作和学问的热爱以及从中获得的愉悦感。这种追求不仅显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代表了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理想——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诗中的“林下白衣供酒至,山中黄耳寄书还”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象征着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里的“白衣”和“黄耳”,不仅是对自然元素的拟人化描述,更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和郁景章寄魏冢宰诗韵》不仅是倪谦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其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的一种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体会到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