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

拔地洪材搆帝家,倚天雄略眇虫沙。
诚归魏阙心悬石,血饮匈奴胆破瓜。
半夜昆仑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
当时利口今何在,老树闳祠日又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是祝允明所作,属于七言律诗。该作品不仅展示了明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以下是对《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与文徵明、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他出生于苏州,是明朝中期的重要文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
    拔地洪材构帝家,倚天雄略眇虫沙。
    诚归魏阙心悬石,血饮匈奴胆破瓜。
    半夜昆仑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
    当时利口今何在,老树闳祠日又斜。
  3. 诗句赏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觉。首句“拔地洪材构帝家”以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筑形容韩公祠堂的宏伟壮观,体现了韩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句“倚天雄略眇虫沙”中的“倚天雄略”表达了韩公的卓越才能和战略眼光。第三句“诚归魏阙心悬石”则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情感以及为国家效力的决心。第四句“血饮匈奴胆破瓜”以勇猛的战士形容韩公的英勇无畏。后两句“半夜昆仑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则是通过夜晚的宴会和伏波车的比喻,赞美了韩公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最后一句“当时利口今何在,老树闳祠日又斜”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历史的追忆以及对韩公祠堂的敬仰之情。
  4.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韩公即韩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代,人们对这位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充满敬仰,因此在明代的文人中,创作有关韩愈的诗歌成为一种风尚。
  5. 艺术特点:《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在艺术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诗歌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诗意。其次,诗歌的结构严谨,各句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再次,诗歌的主题明确,通过对韩公祠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最后,诗歌的画面感强烈,读者可以通过诗歌想象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通过对《奉和顾宪副梧州谒都宪韩公祠堂》的详细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