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洪材搆帝家,倚天雄略眇虫沙。
诚归魏阙心悬石,血饮匈奴胆破瓜。
半夜昆仑枢密宴,三言苡薏伏波车。
当时利口今何在,老树闳祠日又斜。

【注释】

  1. 拔地洪材:拔地而起的宏伟建筑,形容高大壮观。洪材,大材。帝家,指帝王之家。2. 倚天雄略:形容人具有高深的谋略和胆识。眇虫沙:在广阔的沙漠上。眇,通“渺”。3. 诚归魏阙:诚心归顺朝廷。魏阙,指皇宫。4. 血饮匈奴:指英勇奋战,杀敌无数。5. 半夜昆仑:指深夜。枢密宴,即夜宴,指皇帝的御宴。6. 三言苡薏伏波车:三种说法中,有说用薏苡(一种可食的植物)来比喻韩公,有说认为韩公是伏波将军的后裔,也有说韩公姓伏,故称其车为伏波车。7. 利口:能言善辩的人。8. 闳(hóng)祠:宏大的祠堂。9. 老树:指韩愈,当时已七十九岁高龄。闳祠,高大的祠堂。10. 日又斜:太阳已经偏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奉和顾宪之的《谒都宪韩公祠堂》,是作者晚年怀念韩愈的作品。全诗八句,前四句赞美韩公的政绩,后四句回忆往事,抒发自己年迈体衰、壮志难酬的悲愤。
    开头两句赞扬韩公政绩。韩公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任宰相,治理国家有方,使唐朝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韩公政绩卓著,威振天下,因此人们称赞他的政绩像拔地上的参天大树一样高大雄伟。“倚”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写出了韩公威武雄壮的形象。
    第三句以夸张手法描写韩公的谋略才能,突出他智谋超人,胆略过人。韩公治理国家时,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处理国家大事非常英明果断。
    第四、五句写韩公在边疆作战时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韩公曾率军平定了安南(今越南北部)叛乱,又多次击退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边疆安全。
    最后两句回忆往事,表达了诗人对韩公的怀念之情。当年韩公任宰相时,诗人曾经追随其后,亲眼目睹了他的风采。如今诗人年事已高,身体衰弱,壮志未酬,只能望着夕阳西下,感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
    此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韩公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